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
一犁春雨弹花落
落花无言 发表于 2010-3-24 11:34
一袭秋风吹叶扬
一犁春雨弹花落
几笔东风展叶开

好多树先开花,后长叶
俺的理解,一犁春雨,应是能润地达一犁深的雨,也就是透雨。。。
青青,我的宝贝!!!快来救驾,抬书柜来翻翻。俺出洋相了!!!!!!!!!!! 祸从口出,碰到一个读的书比俺看到的树叶多的银! ...
七郎 发表于 2010-3-25 10:25
某人咋自己乱了阵脚,看来签名介绍是假哩
看了大家的意见,我认为这个“犁”字动词性更多一些。。。
一梨春雨弹花落
几剪冬梅浸雪开
几缕秋风送云游
君子之交淡如水,天涯何处不相逢!
网上说的:
这首《如梦令》,毛氏汲古阁本题作《有寄》,傅榦此调下注云:“寄黄州杨使君二首,公时翰苑。”当是元祐元年(1086)九月以后,元祐四年三月以前,苏轼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所作。词中抒写怀念黄州之情,表 ...
七郎 发表于 2010-3-25 10:43
看掐~~
俺的理解,一犁春雨,应是能润地达一犁深的雨,也就是透雨。。。
小菜 发表于 2010-3-25 12:59
同意,准予报销~~

另外某人改此字之前用哩是,感觉还是在此联中比较好,加精时也是考虑到这个字。。。
一是让人联想到弹枝而落哩梨花雨,意境比较好;
二是本身就有梨花带雨这个词。

改成犁后,那么这里的春雨就应该是深入地下仿如松土如耕哩春雨,而在此联中,此春雨显然是枝头之春雨,前后意思反而不融合~~~
俺的理解,一犁春雨,应是能润地达一犁深的雨,也就是透雨。。。
小菜 发表于 2010-3-25 12:59
一犁深得是多大的雨?百把毫米!
出家人,慈悲为怀,不住院不打针,不医药乎!
同意,准予报销~~

另外某人改此字之前用哩是梨,感觉还是梨在此联中比较好,加精时也是考虑到这个梨字。。。
一是让人联想到弹枝而落哩梨花雨,意境比较好;
二是本身就有梨花带雨这个词。

改成犁后, ...
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0-3-25 13:07
,旁观。。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,天涯何处不相逢!
华北乡间说话,用耕字时,固然较为普遍,但用犁字时也不少,耕地之器,都名曰犁杖;如问落雨有多大,则答曰一犁,一犁大致是四寸(工部营造尺)。比方说如遇旱年,倘值落雨,则各省大吏,或顺天府府尹,都要奏明皇帝,如果说得雨四寸,那就是一犁,因为只得三寸,则于农田无用,值不得入奏也。
   为什么落雨四寸才许入奏呢?因为果落四寸雨,便于禾苗有了大用,唐人诗中亦有“一犁春雨足”的句子,因为禾苗之根,还长不太深,而且不容易长到一犁以下;这层也不可不知,老农常说,耕地永远那样深,犁底之土,被犁擦磨的平且硬,犁擦者犁杖下之一块铁也,该层土年年被擦的平而坚,禾苗之根,很不易扎过去,所以一犁雨便足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---出自齐如山《华北的农村》第二章《农工的分类》
哈哈,发现还是俺的理解正确啊
一犁深得是多大的雨?百把毫米!
七郎 发表于 2010-3-25 13:13
一犁深哩雨,俺哩理解并非百把毫米,而是指雨水渗入土地哩深度有一犁深,至于到底有多深,就依小菜所言~~
一犁深哩雨,俺哩理解并非百把毫米,而是指雨水渗入土地哩深度有一犁深,至于到底有多深,就依小菜所言~~
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0-3-25 13:28
我来总结一下:就是那么回事,指雨量.特别用作指春雨.否则来个二犁三犁的就要挖地三尺了.
那么东坡的"江上一犁春雨"也充分说明他老人家眼神好,掉到水里的雨也可以看出浸了多深.


怎么想怎么都是麻烦.
出家人,慈悲为怀,不住院不打针,不医药乎!
华北乡间说话,用耕字时,固然较为普遍,但用犁字时也不少,耕地之器,都名曰犁杖;如问落雨有多大,则答曰一犁,一犁大致是四寸(工部营造尺)。比方说如遇旱年,倘值落雨,则各省大吏,或顺天府府尹,都要奏明皇帝, ...
小菜 发表于 2010-3-25 13:23
又是量词了。。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,天涯何处不相逢!
又是量词了。。。
雨落听风 发表于 2010-3-25 13:47
哈哈哈,俺可是有依据的。。。
出句:一犁春雨新泥酽 [杨柳依依]

对句:轻曳早花野陌香 [丁香](以犁为动词对)

对句:数垄早花郊野芳 [

“一犁春雨”是写农事之经典,宋人俞成在《萤雪丛说》中将写农耕的“一犁春雨”和写渔父的“一蓑烟雨”、写舟子的“一篙春水”并称为“皆曲尽形容之妙”,妙在捕捉了雨后春耕的特有景象。所以这里的犁不是一个量词就了得的,同理“蓑”“篙”也不是量词。此其一;其二,文言句式中量,文言句式中量词通常是省略的,《口技》中“一人一桌一抚尺”就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块抚尺的意思,这种例子随处可见;其三“犁”字本身并没有做量词的用法,不管你查遍哪本权威的字典都找不到“犁”做量词一说;其四,君自言“一犁深”一语中,“犁”字从语法结构来看也不是量词,还是量词省略的情况。以上是我判断犁为名词的理由,浅见哈。

为什么还有动词一说呢?这是因为犁字有动词的用法,丁香试图突破习惯定势的看法,拓宽对句的空间。若做动词解,把春雨比喻成犁不是也很生动有趣吗?“春雨一犁新泥酽”,春雨一下,田里的泥松了软了,表皮的泥和下面的泥和成了新泥。春雨不正像犁一样在帮助农民春耕吗?个人浅见,未必正确哈。还请老师同学再指教.
----------网摘
出家人,慈悲为怀,不住院不打针,不医药乎!
一犁深哩雨,俺哩理解并非百把毫米,而是指雨水渗入土地哩深度有一犁深,至于到底有多深,就依小菜所言~~
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0-3-25 13:28
起码润地四寸的雨呢,绝对是透雨。。。
人比人该死,花比花该落.
诗比诗会笑,联比联得哭.

俺什么时候能阳光一次呀
出家人,慈悲为怀,不住院不打针,不医药乎!
本帖最后由 浪子天蝎 于 2010-3-26 13:47 编辑
哈哈,发现还是俺的理解正确啊
小菜 发表于 2010-3-25 13:25
呵呵,绝对正确
俺是村里来的,知道在村里老人们都怎么说
一般下雨以后,有人问:下雨了哈,多么深啊?
一般这么回答:一麻拉皮(刚湿地皮)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一扁指(趴下的一指深1.5----2cm左右)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二指来深(3、4cm左右)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有一锄雨(一锄下去,尽是湿土,8cm左右)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有一犁雨(25cm--30cm左右)

山东沂蒙山区的说法,仅供参考

一犁春雨弹花落
万树秋风催叶黄
雅兴忽来诗下酒
豪情一去剑赠人
一犁春雨弹花落
几处新莺催柳生
返回列表